(相關資料圖)
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讀,如果還能點點關注,小編感激不盡。
各位小主的光臨,實在是讓敝地蓬蓽生輝。
姜維是被迫投降諸葛亮的,但可以說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。
一、無奈投降。姜維是天水冀城人,自幼學習經(jīng)學,略有文采。其父姜冏戰(zhàn)死沙場,姜維因此被任命為天水參軍。228年諸葛亮首出祁山,天水受到蜀漢攻擊。此時姜維和同事梁緒、尹賞陪同太守馬遵在外巡視。
馬遵懷疑姜維等人暗通蜀漢,便一個人逃走了。姜維沒追上,到天水時城閉,進不去,又回到老家冀城還是進不去。本來沒有暗通蜀漢的姜維只能帶著一行人無奈投降諸葛亮。投降諸葛亮不久,馬謖敗于街亭,諸葛亮只能帶著涼州數(shù)千民眾退回至漢中,姜維就此和母親分別,再沒機會盡孝。
二、作為一個俘虜,姜維是失敗的,但誰也沒想到姜維會因此得福。不知出于何種原因,在229年,姜維以俘虜之身被諸葛亮納入丞相府,封奉車都尉,當陽亭侯,不久,又升任為征西將軍,來了一個華麗轉身。
三、合理的解釋是這樣的。馬謖本來是諸葛亮的重點培養(yǎng)對象,但失街亭被斬殺,諸葛亮需要再物色人選。而姜維雖然身為俘虜,但也是個軍官,諸葛亮肯定和姜維有過交談。在交談中諸葛亮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小伙子可不是個一般人才,而且有著和自己相同的政治理想。于是在給蔣琬的書信中寫道"姜伯約甚敏於軍事,既有膽義,深解兵意。此人心存漢室,而才兼於人,畢教軍事,當遣詣宮,覲見主上。"已經(jīng)把他確定為重點培養(yǎng)對象。
四、事后看,姜維投降是無奈,他也不敢相信日后會有這么好的前程。如果他一直在曹魏當差,即便他才華出眾,也很難出人頭地。而到了蜀漢后,他這匹千里馬遇到了伯樂,并且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。更重要的是,他以忠心報答知遇之恩,最終以死殉國,成就了美名。
關鍵詞: